今天是9月18日,这是一个铭刻在中国人内心的日子。90年前的今天,九一八事变爆发,日军发动侵华战争,山河破碎,国家危亡。
1931年9月18日,一阵刺耳的铃声响起,张学良拿起了电话。电话里,参谋长荣臻声音急促地汇报说:“日军突然发起进攻,第七旅正在等待上级指示,请求对日军还击。”
听到这个消息,张学良并没有立刻做出指示,他又拨通了南京的电话,在请示过南京方后,张学良对荣臻下达命令:暂不抵抗,等待命令。
命令下达后,第七旅放弃抵抗,最终,东北军连夜撤退,东北失去了最大的武装力量。
但是,在东北军撤出后,日军却没能轻易占领东北。在沈阳,公安总局局长黄显声带领着警察队伍打响了反抗侵略的第一枪,他们死战不退,与日本侵略者血战三天,发起了最猛烈的反抗。
在东北军撤退时,为什么黄显声没有带着沈阳警察一起撤退反而发起了反抗?在失去最大武装力量后,这些警察,又能为抗日做些什么?
1931年,日军在东北频繁动作,意图侵略中国的险恶之心渐渐显露。辽宁省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总局局长黄显声密切关注着日军的动向,在察觉出日军很有可能在近期就发动侵略后,黄显声立刻动身前往北平,将此事上报给了张学良。
黄显声认为,形势非常严峻,日军随时可能发动侵略战争。我方应该早做准备,扩充部队,准备物资,采取一系列措施,以应对即将爆发的战争。
但是,听了黄显声的报告后,张学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。他敷衍地对黄显声说:“无妨,你们地方武装只要做好平时的训练就行了,不必惊慌,加强戒备,继续关注日军的动向。”面对黄显声的劝说,他坚持表示,东北将领们都要保持镇定,若是日军发起进攻不要抵抗,要安心等待国联的调停。
黄显声一再坚持,希望张学良即刻动手开始备战,然而,张学良做出的回复依旧是“不予抵抗”。
黄显声没有办法,他无法说服张学良对整个东北的军事力量做出部署。黄显声知道,不提前做好防备的话,一旦战争真的爆发,中国的应对必定慌乱,到时候伤亡不可估计,东北也可能落入敌手。
回到沈阳后,黄显声开始扩充警察队伍,尽可能地壮大沈阳的武装力量。他找来和乡村青壮年男人,在这些人中选出了一大批精干能打的人。他还贴出告示为公安局大量招人,将本分属58个县的警察队整编扩充成了12个总队,并且建立了公安联防区。
将能招的人都招了,整编好队伍后,黄显声开始对他们紧急训练。时间紧,任务重,这些匆忙招来的新警察日夜不停地训练,黄显声在争取利用战前的每一分时间来提高中国的抵抗力量。
光有人肯定不行,不能让这些警察们赤手空拳用肉体去对抗日本侵略者的长枪大炮。黄显声想尽办法,到处求人托关系,最终从奉天的兵工厂搞到了一批军火,警察队伍才配备了武装。
一边指挥警察队伍紧锣密鼓的训练,一边打探消息关注日军动向,黄显声丝毫不敢放松,每天睡在办公室里,时刻准备着应对日本的突然动手。
1931年9月18日,日军自导自演,埋炸药炸毁铁路后诬陷给中国人,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,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。
事变爆发之前,紧密关注日军行动的黄显声已经察觉到不对,他发现日军开始大规模调动,推测大事恐怕今天就要发生。敏锐的黄显声立刻向沈阳城内的2000多名警察下达命令,要求他们严加防范,随时待命!
当日军拉开侵略战争的大幕,炮轰东北,早有准备的沈阳警察们在黄显声的带领下开始了战斗。
九一八事变的爆发,证明了当初黄显声的担忧是有必要的,而警察队伍反应迅速地抵抗也证实了,提前做好准备并非多此一举。
然而,在战前就主张不抵抗的张学良,在日军的炮火都落到东北军大营头上的时候,依旧命令:暂不抵抗。
日军占我国土,杀我军人,害我百姓,张学良和南京方面却做出不抵抗的指示,这一命令给中国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。这种行为让日本人觉得中国是很好占领的,中国人根本不会抵抗,自己的侵略行为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,这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。
8000多东北军在“不抵抗”的命令下,只有极少数对日军发起了反抗,其余大部分直接选择了不战而逃,将广阔的东北土地拱手让给了只有300多人的侵略日军,将千千万东北人民暴露在日军冰冷的刺刀之下,将中国人的尊严重重地摔在了地上。
第一批冲进北大营的日军看起来一点儿都不可怕,他们人数少,装备也不怎么样,甚至有的人连枪都没有空着手就冲了进来。真正可怕的是人数远超日军的中国士兵,不抵抗不还手,甚至有很多人直挺挺地等着日军的刺刀身体,等着他们将自己打死。
枪要放在库房里,士兵要管好自己的手不能反抗,东北军在“暂不抵抗”的命令下撤退了。最大的武装力量不战而退,此时的东北在日本侵略者眼里就是待宰的肥美羔羊。
可是,日军没有想到,沈阳城里还存在着一股力量,一股等待他们多时的力量,一股与他们不死不休的力量。
张学良带着东北军撤走了,黄显声却不愿意撤退,他带着警察队伍坚守在沈阳。张学良在临走时再次对他下达了“暂时不要抵抗”的命令,黄显声却对所有的警察说:“非到不能抵御的时候,绝对不能放弃驻地。”
沈阳的警察们早都做好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准备,日本轰炸东北军大营后,警察们在黄显声的带领立刻发起反击,展开了与日军的血战,打响了抵御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。
沈阳城内这些短时间扩充训练出的警察们,成为了当时唯一一支没有执行“不准抵抗”的武装力量。在屈辱的夜里,这些警察用生命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,挺直了中国的脊梁!
黄显声不顾危险,将指挥处设立在了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,所有的警察在黄显声的带领下都忘记了生死,他们沉着应战,殊死抵抗,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。
日军没想到在东北军撤走后这些警察们会蹦出来,更没想到他们指挥有度作战勇猛,几度打退自己的进攻。
仓促的训练,简陋的装备,这些没有被日军放在眼里的警察们,用鲜血和生命告诉了日军,在战场上,真正可怕的是中国人保家卫国的信念!
日军在外高声劝降,汉奸翻译喊道:“你们已经被包围了,放下武器,投降不杀!”。但是,里面的警察没有一丝投降的意思,他们握着枪,坚持抵抗。
这些警察的身上都沾满了鲜血,有自己的,也有日军的。他们的样子看起来非常狼狈,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严重的伤。有个警察的两条腿都被枪打中了,他坐在派出所大门后的地上,执着地端着枪瞄准外面的日军。还有个警察胸口还在汩汩地流着血,他却好像没发现一样,手中攥着一把匕首紧盯着日军,好像下一秒就会把匕首敌人的胸膛!
一个面向稚嫩的小警察射杀了一名日军,他高兴地说:“我又杀了一个鬼子!”这一枪,是他们的最后一颗子弹。
劝降的声音中,警察们扔掉没有子弹的手枪,捡起手边能当做武器的东西,在日军进攻进来时,奋力挥动简陋的武器,用最后的力量杀死了几个日军后,全部战死。
30多名警察一直坚持战斗,枪声一刻不停地响了三个多小时,子弹打光了就用刀,刀砍断了就用拳头,手被砍掉了,就用牙齿狠狠地咬下敌人的肉!
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这30多名警察都没有放弃战斗。他们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,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着脚下的祖国大地。在他们死后,残忍的日本兵同样将他们的尸体陈列在公安局门口,直到发臭了都不愿意掩埋,情景十分惨烈。
事变发生时,皇姑屯车站还滞留着120列军事物资。为了不让这些军事物资落入日军之手,铁路局铁警们想出了一个办法,他们将这些军列与客列混挂,秘密将物资送往关内。
同胞们都在乘着车逃离,这些铁警却坚守在这里,他们一边守卫着车站的安全,一边争分夺秒地在日军眼皮子底下送走物资。市内警署的警察们都在浴血奋战,为他们牵制日军的注意力。不幸的是,运送物资的行为被日军察觉,最终这批物资也没有完全送出去。牵制日军的20多名警察弹尽粮绝,全部战死,运送军事物资的铁警在日军的围攻下全部牺牲。
公安队,警察队,交通警、巡警、警局警员,所有的警察都在跟日军战斗,这些在往日里维护着沈阳城治安秩序的警察们,在沈阳城百姓面临侵略者迫害的时候挺身而出,坚持战斗,用自己的血肉为百姓筑起了一道长城。
警察们的勇猛抵抗击退了好几波日军的攻击,日军不敢再小瞧他们,开始使用重武器,形势更加严峻。日军启用了坦克和重炮等攻坚武器,而警察们手里只有轻武器,加上兵力分散,没有后援,战斗打得非常艰难。
面对日军的重武器,警察们也没有放弃,有两名警察在身上绑上炸弹冲到日军队伍中,引爆了日军的装甲车。
在敌人的猛烈进攻下,警察队伍死伤惨重,只能退守东关公安总局、公安总队部两处据点,随后,日军攻破沈阳,用坦克和装甲车在沈阳城内到处清扫抵抗的警察。最终,最后的两处据点也被日军占领,警察队伍兵力损失大半,日军在沈阳城内对警察们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围追绞杀。无奈之下,警察们只能选择突围,黄显声下令退守锦州。
黄显声知道,凶恶的日本侵略者不会停下侵略的脚步。因此,退守锦州后,黄显声和手下警察队伍没有就此停止抵抗日军,他们在这里修整,收拢兵力,重新筑起了一道军事防线,抵抗日军的侵略。
在锦州,黄显声再次开始招募兵力,扩充部队。他广发告示,号召所有爱国人士参军,他表示,只要是爱国者,只要愿意打日本,不管你以前是什么身份,都会一视同仁,大家一起拿起枪来打跑日本侵略者!
在他的号召下,东三省爆发了抗战热情,出现了第一次国民反抗侵略的高潮。而他在锦州扩充建立的部队,就是以后发展为“抗日义勇军”的“辽宁抗日义勇军”。
九一八事变,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。今天正值九一八事件九十周年,我们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的恶行,也应该永远记得,在那个屈辱的时代,曾经有一批警察,用鲜血和生命挺直了中国的脊梁,彰显了中国的尊严!
不忘历史,警钟长鸣,缅怀先烈,吾辈自强!向沈阳警察致敬!向抗日战争中所有的爱国英雄们致敬!